新型光热调控薄膜材料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 2021-03-10   作者:   浏览次数: 11

报告题目:新型光热调控薄膜材料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曹逊研究员

邀请人:杨长研究员

时间:310日(周三)上午10:30

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419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曹逊,男,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与工业工程陶瓷中心副主任,光热调控智能材料课题组组长,上海市浦江人才,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上海市嘉定区青年领军人才,硅酸盐所首批优秀青年支持计划。2004年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劳伦兹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现研究方向为场致变色智能材料与元器件,新型节能材料及涂层开发等。研究开发的新型超疏水涂层技术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和JWKJW联合举办的首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排名第一)。近五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ell子刊Joule, Matter, Nano Energy, NPG Asia Mater., Laser Photonics & Rev., J. Mater. Chem. A/C, Nanoscale, ACS Appl. Mater. Inter., Chem. Commun., Sol. Eng. Mater. & Sol. Cells, Appl. Phys. Lett.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成果被发表在Nature Nano., Adv. Mater., Rep. Prog. Phys.等多种国际期刊引用1900余次,H因子26。国际会议邀请报告十余次,受邀参与编写英文专著4部,以第一/主要发明人累计申请专利23项,已获授权17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中科院预研支撑、JPPTGF创新等项目二十余,累计获得经费支持2000多万元

报告摘要:

作为智能变色材料家族重要成员之一的热致变色材料,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二氧化钒(VO2)材料,近年来,随着VO2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VO2基镀膜玻璃产业化获得大幅推进,但仍然面临沉积温度高、调光特性低以及膜层稳定性差等诸多挑战。VO2薄膜的制备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化学法,通过水热合成纳米粉体,再由粉体分散涂膜或形成贴膜;二是物理法,通过PVD(以磁控溅射为代表)直接在基板衬底上镀膜形成纳米薄膜;两者相比较,各有优劣。化学法由于纳米颗粒的非连续性,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进而调光性能优异且易于大面积成膜,成本较低,但由于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稳定性欠佳;物理法由于连续成膜,成膜质量较高,薄膜致密度好,因而薄膜稳定性较好,但其调光性能较低,不易大面积化,且由于成膜温度高,所以成本较高。本次报告主要针对现有VO2物理镀膜研究中面临的几大难题,从光学设计、降低制备温度以及分析研究劣化机制等方面介绍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工作及未来发展趋势